2019年,市委、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推进东北振兴重要讲话精神,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,锚定目标、群策群力、应变克难,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发展,民生保障持续改善,社会事业繁荣发展,为推动虎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一、综 合
2019年,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(GDP)1543194万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6.0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1004666万元,比上年增长3.2%;第二产业增加值139578万元,比上年增长9.5%;第三产业增加值398950万元,比上年增长11.8%。三次产业结构为65.1:9.0:25.9。第一 、二、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4.4%、20.2%、45.4%。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6274元,比上年增长6.9%。
户籍人口。全市年末总人口273130人(公安局统计数据),比上年减少2196人,下降0.8%,其中,市属149532人,农场84501人,森工39097人。在总人口中,城镇人口189547人,乡村人口83583人,户籍人口城镇化率69.4%。男性人口136381人,女性人口136749人,男女比例为100:100.3。0—17岁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11.2%,60岁以上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24.2%。全市人口出生率4.6‰,死亡率7.5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-2.9‰。人口主要构成情况如下表:
指标 | 年末数(人) | 比重 |
年末户籍总人口 | 273130 | 100.0 |
其中:城镇 | 189547 | 69.4 |
乡村 | 83583 | 30.6 |
其中:男性 | 136381 | 49.9 |
女性 | 136749 | 50.1 |
其中:0-17岁 | 30547 | 11.2 |
18-59岁 | 176591 | 64.6 |
60岁以上 | 65992 | 24.2 |
就业情况。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120人。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.40%,比上年末增加0.02个百分点。
二、农 业
农林牧渔业。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19266万元,按可比价计算,比上年增长3.3%,其中,种植业增加值911075万元,比上年增长3.0%;林业增加值29073万元,比上年增长9.4%;牧业增加值48958万元,比上年增长0.7%;渔业增加值15560万元,比上年增长11.9%;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4600万元,比上年增长10.9%。
农业生产条件。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98.22万千瓦时,比上年增长6.2%,农用拖拉机19453台,比上年增长1.3%;农村用电量17440万千瓦时。
粮食种植。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48072公顷,比上年减少1412公顷。其中,水稻种植面积309238公顷,减少7429公顷;玉米种植面积58739公顷,减少12728公顷,大豆种植面积76274公顷,增加17474公顷。
粮食产量。全市粮食产量实现279.8万吨,比上年下降3.7%,其中:水稻222.4万吨,玉米41.0万吨,大豆15.5万吨。
畜牧业生产。全市肉类总产量8487吨,比上年增长0.8%;蛋类产量4446吨,比上年下降2.1%;奶类产量43362吨,比上年下降12.1%。年末生猪存栏39625头,下降2.4%;生猪出栏66865头,下降1.4%。
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
指标 | 单位 | 绝对值 | 增速(%) |
肉类 | 吨 | 8487 | 0.8 |
禽蛋 | 吨 | 4446 | -2.1 |
奶类 | 吨 | 43362 | -12.1 |
猪年末存栏 | 头 | 39625 | -2.4 |
家禽年末存栏 | 只 | 424149 | -1.7 |
大牲畜年末存栏 | 头 | 21247 | -3.9 |
其中:奶牛 | 头 | 12382 | -21.6 |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工业生产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实现113345万元,比上年增长6.1%(按可比价格计算)。其中,食品工业比上年下降20%;生物制药比上年增长14.9%;能源工业比上年增长51.8%。
工业效益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59473万元,比上年下降25.9%;利润总额35591万元,比上年下降51.7%;实现税金9926万元,比上年下降49.7%。
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增减变化情况
主要产品 | 单位 | 2019年 | 比上年增长(%) |
水 泥 | 吨 | 156322 | -20.8 |
中成药 | 吨 | 1811 | 28.1 |
饮 料 | 吨 | 36701 | -13.5 |
大 米 | 吨 | 1130503 | -14.2 |
注:上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均为2019年12月份快报数据。
建筑业。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310万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57.8%。建筑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506万元,比上年增长185%;利润1873万元,比上年增加2237万元。全市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6433平方米,比上年增长12.4%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固定资产投资。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增长24.1%,其中,第一产业投资下降81.4%;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.2%;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1.5%。
房地产开发。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9524万元,比上年增长146%。商品房销售面积76895平方米,比上年增长19.2%,其中,住宅销售面积72436平方米,比上年增长27.3%;商品房销售额29540万元,比上年下降8.3%,其中,住宅销售额26683万元,比上年增长15.3%。
五、国内贸易
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7.4%。按地域分:城镇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7.4%;农村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7.6%。分行业看,批发业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.6%;零售业零售额比上年增长7.8%;住宿业零售额比上年增长7.2%。餐饮业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.8%
六、对外经济
对外贸易。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70577万元,比上年增长17.5%。其中,出口60477万元,增长24.6%;进口10099万元,下降12.6%,贸易顺差50378万元。
招商引资。全市引进省外内资千万元以上项目8个,全年实际利用内资24376万元。
七、交通、电信和旅游
交通车辆。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178公里。市内公交线路5条,年末拥有公交车62辆。年末拥有机动车57325辆。其中,民用汽车36032辆,比上年增长5.9%;摩托车17564台,比上年下降5.1%。
电信业务。全市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5325万元,比上年下降1.2%。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1441部,比上年下降3.2%;移动电话270637户,比上年增长2.9%;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1218户,比上年增长3.0%。
旅游收入。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34万人次,比上年增长5.0%,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4.8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0%。
八、财政和金融
财政收支。全市财政收入完成77706万元,比上年下降11.2%。其中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207万元,比上年增长2.0%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3325万元,比上年增长7.7%。
金融市场。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96.9亿元,比年初增加16.8亿元。其中,住户存款余额157.1亿元,比年初增加13.7亿元。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88.3亿元,比年初增加30.5亿元。
九、教育和科学技术
教育事业。全市有普通中学18所,在校学生11794人;职业中学1所,在校学生200人;小学15所,在校学生10510人;幼儿园41所,在园儿童达3982人。全年为各类高等院校输送大专以上学生1375人。
科学技术。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539人。财政用于科学技术支出费用2864.8万元,比上年增长2.3%。
十、文化、卫生和体育
文化产业。全市拥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,群众文化馆1个,公共图书馆1个,藏书7万册,广播电台1座,电视台1座,广播、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%,实现了村村通广播和有线电视。
医疗卫生。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62个。其中,综合医院12个,乡镇卫生院12个,妇幼保健院1个,疾病控制中心1个。全市拥有床位1547张,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862人。其中,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37人,注册护士750人。
体育比赛。全市运动员在各类比赛中获得金牌6枚。其中,世界比赛1枚,亚洲比赛1枚,全国比赛4枚。
十一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居民收入。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682元,比上年增长5.7%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32元,比上年增长9.7%。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91.52%,比上年提高0.12个百分点。
社会保障。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4813人,比上年下降0.5%;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4822人,比上年下降2.6%;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500人,比上年增长1.4%。年末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62人。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729人,比上年下降24.5%;农村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62人,比上年增长0.4%。
社会福利。全市拥有收养性社会服务机构8个,拥有床位1240张,收养483人。
注:1.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