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>统计分析

1-9月虎林市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(分析)
虎林市统计局 | 2022-11-23 09:24:32 | 浏览:964

1-9月虎林市社会消费品市场

运行情况(分析)


一、基本情况

1-9月,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.12亿元,同比下降1.1%,增幅排名位居鸡西地区第三名。其中,批发业3.61亿元,下降28.8%;零售业12.53亿元,增长13.9%;住宿业0.17亿元,增长9.8%;餐饮业2.81亿元,下降9.8%

我市社零额稳步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汽车销售企业、大米零售企业和品牌连锁药店,前三季度对社零额增长的拉动率分别为22.2%9.6%2.5%。这是我市社零额增长的基础、抓手和特色,更是满足百姓生活需求的必须品,所以确保这三大动力行业稳步发展、持续发力,应是我市常态化的工作。但面临新征程和严峻的疫情考验,还要解放思想、创新方法,才能使社零额实现突破性的增长。

二、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建议

在疫情严峻的大形势下,我市批发业、餐饮业的零售额受影响较为严重,加上年初重点限上企业退库的冲击,社零额急转直下。为逆转颓势,市领导高度重视,首先,让统计、商务、工商、税务等部门形成合力,对当下形式进行分析研判,对满足入统标准的企业进行梳理,积极沟通、传达相关入统政策,成功实现多家特色企业入统;其次,抓住疫情缓解窗口期,迅速推进线下消费,通过政策性的消费券、商家让利促销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了本地消费;最后通过摸排走访,科学完善保供措施和方案,有效指导各大商超对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,既确保市民菜篮子、米袋子供应充足,又精准刺激疫情下的理性消费。

一、善用本地政策优化消费结构。如定期摸排限上企业,普及入统政策;通过家电下乡、汽车下乡等形式引领消费方向;在消费疲软期发放政府消费券刺激消费活力;支持新型消费品企业,推动消费市场的繁荣。

二、把握好疫情和发展的关系。转变发展思想以疫情为契机,积极拓展本地线上经济,如与保供商超、物流配送等企业联动,结合本地实际借鉴“线上下单+社区团购+无接触配送”“线上商超+线下配送”等采购配送模式,倒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。

三、重视培养龙头企业。一方面要培育高质量住宿餐饮企业入统,形成新的增长点,主动与市场监管、税务等部门对接,摸清全市及辖区内所有注册登记的名单;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商业综合体,及时摸清综合体内商户的注册类型、经营业务及业绩,提高限上零售额的增幅及占比。(苏克文、李晶达)












版权声明: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为虎林相关政府、部门的所有作品,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及作者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。